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0531-95105531

全国首条素颜轨道交通高架段全线贯通 明年7月有望轨通

2017-12-21 06:31:17

  19日,R1线地上高架段全线贯通。 记者郭尧 摄

  19日,济广高速上空,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两段梁体合龙。中建八局二公司承建的轨道交通R1线地上高架段全线贯通,全国首条“素颜”轨道交通揭开面纱,济南人的地铁梦又近了一步。从打下第一个桩基到全线贯通,绿色建造理念一直贯穿其中;全线清水混凝土浇筑,不需二次装修,省时、省力、节材、环保;施工管控智能化,尘不离地土不出场;极小半径U型梁吊装、跨高速施工,一个个难关被攻破,一项项成果被创造。在建设方中建八局二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涛看来,企业不只要重视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作为根植于济南的企业,要贯彻十九大精神,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建设更多绿色工程、精品工程。

  “素颜”R1线

  清水混凝土全线浇筑 不需装修节材省时环保

  19日10:19,晴,-2℃,微风。平安南路刘长山路交叉口、济广高速上方距地面25米处,混凝土缓缓落下,跨高速桥合龙,轨道交通R1线高架段全线贯通。

  从2015年7月16日打下第一个桩基起,两年5个月。

  桩基3548个、承台762个、墩柱910根、盖梁574架、现浇连续梁22联、U型梁966片……这些数据中建八局二公司轨道交通R1线项目技术负责人王震早已烂熟于心,“不过,要说起项目最大的亮点要数全线清水混凝土浇筑。”“清水混凝土一次浇筑技术以往只在局部应用,像R1线轻轨这样全线使用的全国都没有。”中建八局二公司轨道交通R1线项目总工闵凡文说,清水混凝土一次浇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天然去雕饰、还原自然美,同时还有很多优点。一是节材省钱。浇筑完成后即可直接使用,不需要再二次装修,这就节约了很多装饰材料,节省了一部分费用。二是省时省力。不需要装修就意味着减少了施工时间、工人劳动。三是绿色环保。这种技术施工会大大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浇筑完成后只需要在外面刷一层保护剂就可以了,相当于实木家具表面刷的清漆。”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中建八局二公司专门成立创新创效工作室、技术攻关小组,历时3个多月,先后经过98次混凝土配合比试验、4次样板对比,经专家组织验收后,最终完成了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看似简单的施工工艺有着极为苛刻的技术要求。”闵凡文说,混凝土强度、原料砂石结构、外加剂、密实度、热量控制等都需要严格控制。为了保证浇筑成功,动工之前他们已经做了大量试验。为此,公司还专门研发了铝合金背楞清水混凝土模板系统,“除了面板采用18mm厚荷兰进口维萨板,其余构配件均由我公司自行研发设计。”

  跨高速施工

  25米高空跨高速架桥 缓坡设计“觉不出”高差

  “整个工程全长17公里,‘点多、线长、面广’。”王震介绍,沿线跨区域多,跨既有涵洞3处、河流5条、城市道路12条、高速公路桥1座,同时需要改迁大量管线,交通疏导、综合协调难度大。“其中跨济广高速施工是一大亮点,施工9个月,未对济广高速和海棠路通行产生任何影响。”

  据介绍,跨高速桥共两个墩柱,每边分17段浇筑,加上中间合龙段,共35段。每个墩柱上的浇筑都要同时对称进行,一次要浇筑两段保证平衡。“跨地面道路、跨高架桥,三层施工还是比较少见的,技术要求非常高。”王震介绍,地面层为海棠路与R1线同向,第二层为既有济广高速桥与R1线斜交24.1°。两桥相重叠的部分跨度就有70米,从地面到轻轨路面有25米高。跨高速的节点桥分为81.4m+130m+80m三个连续梁。“主要采用挂篮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他说,简单来说就是整个施工作业面像一个篮子一样,用架子挂起来。相当于做了一个四周全封闭的棚子,用钢板吊带固定起来,“这种施工作业方法就确保了任何东西都不会掉落到高速路面和地下的海棠路上。”就是用这种方法,在整个施工工期内,海棠路和济广高速通行未受到施工影响。

  因要跨越高速,“上天入地”的R1线并非一路“下坡”,高架墩柱随地势坡度有所调整,平均高度10-12米。而济广高速段的墩柱比普通墩柱高不少,紫薇路站墩柱高度为13.7米,通过济广高速后墩柱高24.9米,有10多米的高差。不少市民担心,这么陡峭线路会不会有坐过山车的感觉?其实,为了缓解落差,紫薇路站到济广高速之间的600多米建成了逐步上升的缓坡。这样的坡度对列车速度没有影响,乘车的人也不会有明显感觉。

  创多项成果

  围挡清洗车获6项国家成果 架U型梁创极小半径纪录

  13日下午,轨道交通R1线施工项目部,一辆改装过的三轮车停在院内。这辆不起眼的三轮车由中建八局二公司自主研发,负责整个项目的围挡清洗,它获得了4个国家专利、2个国家技术成果。正是由于它的存在,经核算整个工期节省费用90余万元、节水3000余立方米。

  王震算了一笔账,整个项目围挡长度约3万米,每月需要彻底清洗一次,整个工期16个月。如果人工清洗,总成本约为76.8万元,加上日常维护的费用10余万,总成本约100万元。经过改造后的围挡清洗车,一天即可将全部围挡清洗完毕,总成本在12万元左右。“同时,节水3000余立方米。”

  这样的创新成果还有很多,310米极小半径架桥机架设U型梁创了一项新纪录。“预制U型梁的吊装,吊装机械的选择、吊装场地的布置等都是工程的难点。”闵凡文说,为此,项目分别采用架桥机、龙门吊、汽车吊等方式架设U型梁。针对出入线段(三线交叉)处,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建模碰撞的模式,提早制定架设顺序。工程存在一处310米的极小半径曲线段,通过现场多次比对,建模分析,最终通过对架桥机、梁上运梁车的修改完成了架设,打破了国内U型梁架设最小半径450米纪录。

  开工至今项目已获国家级QC奖1项、省级2项;省土木工程科技进步奖一项;2016年度全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二等成果2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2篇;获专利10项;参编地方标准3项。

  R1线·宣传栏

  绿色理念贯穿始终

  尘不离地土不出场,绿色建造节材环保

  PM2.5:50、PM10:130、噪声:55.1、温度:2.9、湿度:41.1……16日上午,在R1线大前彦站项目工地,大屏幕上详细显示实时信息。在这个“智慧工地”里,立体喷淋系统、红外成像检测系统等交互相连智能控制,实现了绿色施工。

  据了解,立体喷淋系统分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分析系统、环境预警干预系统,可以测定温度、湿度、PM2.5、PM10、有害气体等。对施工现场24小时监测,测量数据实时传输到电脑。系统内会对监测项目设定标准数值,一旦超标,系统自动启动,立体喷淋。

  王震介绍,该项目还使用了中建八局二公司自己研发的新型铝木模板,减少建筑垃圾七成左右。使用铝木模板不仅可改善现场形象,提升工程实体质量,还节省木方,免抹灰,降低建造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工人的操作强度也比传统木模板有所降低。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一直贯彻绿色施工绿色建造理念,通过盖梁双抱箍法施工、组合式移动操作架应用、清水混凝土施工、预制U型梁安装、铝木模板工艺、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围挡自动清洗等36项新技术应用,实现了轨道交通工程“四节一环保”。

  目前,项目已获评“山东省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申报的“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也已通过验收。

  同时,中建八局二公司还加大创新创效力度,加强新技术支撑。目前项目“BIM+应用点”覆盖率达100%,劳务管理二维码信息系统、门禁系统运行率达100%。

  绿色建造在中建八局二公司已成众创之势,其承建的中国资本市场学院、深圳怀德广场、东城逸家一标段工程荣获中国建筑业协会颁发的“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称号。同时,郑州龙湖CBD四区、石家庄会展、中建10-1地块等3个工程,获得了第五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立项。

  目前,该公司有关“智慧工地”打造和绿色建造的绩效管理已经升级,建立了专项统计台账,推动施工生产向精益管理迈进。同时,“智慧工地”打造和绿色建造深入推行激发了项目的创新热情,绿色建造创优项目数量不断攀升,进而推动施工生产管理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十九大精神宣讲进工地

  注重党建联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近年来,中建八局二公司在国内外基础设施市场深耕细作,业务涵盖了轨道交通、市政道路、高速公路、地下综合管廊、综合交通枢纽、地下大空间、隧道等多个领域,积累了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先后荣获山东省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重庆市市政工程金杯奖、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全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成果奖、全国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等重大荣誉。

  为保障施工建设,该公司党委充分发挥联建传统模式,加强与业主、设计院、监理、劳务队伍等沟通联系,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党建联建模式。在工程建设的攻坚时期、在施工一线的关键岗位,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岗位一示范,项目联建党支部的党员们带动项目部全体员工保进度、保质量、保安全、保稳定,让“党员先锋队”旗帜在生产一线飘扬。

  近期,他们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推进工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邀请十九大代表深入施工现场,结合“大国工匠”精神,宣讲十九大。

  【R1线·新进展

  高架7站主体基本完工 铺轨近半明年7月有望轨通

  截至19日,R1线高架段的铁轨双线已铺好25.8公里,其中高架段25公里、地下段0.8公里,R1线全长为26.1公里,铺轨长度已接近一半。据悉,明年7月有望实现整条线路轨通。

  据介绍,高架段铺轨时,把制作好的轨排放在U型梁上之后,工人们要再浇一层混凝土,使轨排和地面凝固在一起成为最后的铁轨。混凝土十分“娇嫩”,冬日低温将直接影响其凝固效果。“项目部已做好了防寒措施,比如混凝土中加入防冻剂,根据天气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等。”中铁一局R1线项目副经理董延鹏介绍,他们还采用了施工蓄热保温法,为刚刚浇筑出来的轨道“取暖”,“目前是覆盖塑料布和绿色厚棉。如果温度更低,还会调整,比如添加电热毯和保温棚等。”

  工作人员介绍,地下段11月底开始铺轨,从两头站点往中间铺,目前是在玉符河站和王府庄站中间铺设,正在铺设进入隧道前的斜坡,还没有进入地下阶段。据悉,明年7月整条R1线有望实现轨通。

  此外,R1线7个高架车站主体建设基本完工,陆续开始装修。地下段的二标段已经实现洞通,一标段进入洞通冲刺。4个地下站中大杨庄站在做封顶前的准备,另外3个已封顶车站正进行出入口的施工。同时,大杨庄站至济南西站区间、济南西站至演马庄西站区间双洞之间的两个联络通道也已经进入施工模式。

  据了解,除R1线外,R3线16台盾构机中,已有12台陆续始发(其中,“先锋一号”和“先锋二号”已贯通第一段任务区间,“先锋一号”于12月19日又进入了第二阶段的洞通工作中),剩下的4台盾构机将于明年继续“开疆拓土”。

  【R1线·大事记

  2015.7.16正式开工

  2015.9.28试验段第一个承台开始浇筑

  2015.10.18试验段第一个墩柱进行浇筑

  2015.11.16二标段开始动工打第一个桩

  2016.1.29完成第一个盖梁

  2016.6.01架设第一片U型梁

  2017.2.28跨济广高速桥零号块开始浇筑

  2017.4.10第一个车站(前大彦站)主体完成

  2017.12.19跨济广高速桥合龙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