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0531-95105531

干货太多!山东将开工11条地铁线,打造“15分钟生活圈”

2018-01-22 06:51:00

  1月16日,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会上透露,2018年,加快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11条线路,新增运营里程58公里。同时,推动服务设施提升便利程度,引入公共服务设施导向等理念,根据功能分区和人口分布,科学规划建设教育、医疗、养老、商业、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功能齐全、通达便利的“15分钟生活圈”。

  会议提出,我省将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不断增强综合承载力和宜居性。着眼于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扩容量、环境设施补短板、服务设施增便利,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和综合竞争力,优化新旧动能转换载体支撑。

  我省将推进基础设施扩容量。完善路网结构,发展快速路,打通断头路,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各类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11条线路,新增运营里程58公里。

  同时,我省将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各市县全面完成专项规划编制,济南通过国家试点验收,青岛完成试点区域建设。因地制宜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加快管线入廊。

  我省将积极推进清洁取暖,有序实施燃煤供热清洁化改造,提高清洁能源供热比例。提高管道天然气普及率,加快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增强气源保障能力。开展城市供水深度处理和管网改造,提高饮用水水质,实施城市节水评价,推广再生水利用,2020年设区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城市标准。

  在加快环境设施补短板方面,我省将强化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彻底排查规划违法、污水直排、大气污染等问题,实行周调度、月督导和“销号”管理,问题解决不彻底决不放过,确保如期整改到位。坚持厂网一体、泥水并重、系统治理,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扩容,提高雨污分流比例和污水收集率,配套污泥处置设施,强化运行监管,确保达标排放。年内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整治,强化日常管护,实现长治久清。

  同时,我省将开展建设扬尘长效治理行动,加强渣土运输管控,推广道路深度保洁。加快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处理设施不足的城市要加快补齐短板,设施运行不达标的要加快改造升级,配套建设渗滤液处理设施,新建设施原则上采用焚烧处理方式。抓好济南、青岛、泰安3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加快立法进程,全面推动垃圾分类,健全群众教育和参与机制,逐步建立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

  我省还将规范建筑渣土处置管理,深入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发布《山东省绿色建筑促进办法》,积极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推进绿色建筑全领域、全过程、全链条发展。推广高星级绿色建筑2200万平方米,深入实施建筑节能改造。 

  在推动服务设施增便利方面,会上提出,我省将引入公共服务设施导向等理念,根据功能分区和人口分布,科学规划建设教育、医疗、养老、商业、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功能齐全、通达便利的“15分钟生活圈”,有序发展公共自行车,方便群众生活,减轻交通压力。编制实施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加大公共停车场所建设力度。

  同时,会议提出,各市县要全面启动绿道系统专项规划编制,建设集生态、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绿道系统。提高城市公厕密度和建设标准,健全盲道等无障碍设施。修编绿地系统规划,加快园林城市(县城)创建,2020年实现全覆盖,并向城镇拓展,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

  “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也是城市建设的一大缺憾。会议提出,我省提升城市设计水平,制定全省城市特色风貌导引,重点打造鲁东滨海、泰沂山区、运河沿线、鲁西平原四大风貌区和山东海岸带、运河风光带等特色风貌带。顺应山水格局,传承历史文化,彰显时代特征,推进10个城市设计试点和烟台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全面开展城市设计,打造精品街区、精美路段、精致节点,着力破解“千城一面、万楼一貌”问题。

  同时,我省将加强建筑文化研究,繁荣建筑创作,弘扬齐鲁建筑文化,提高“第五立面”设计建设水平。推进威海国家建筑设计创新平台建设,增强平台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吸引力。开展新一轮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和历史优秀建筑认定。落实省风景名胜区条例,基本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强化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利用。

来源:新锐大众